109 相由心生 文质彬彬
——简评李雅彬书法
“相由心生”,是说一个人的外表仪容受心灵因素影响。一个心底追求真善美的人,外表会给人阳光温暖的感觉。书法评判的主流思想,强调的也是“相由心生”——人品决定书品,书品反映人品。
李雅彬的书法作品,总的来看,感觉像他寄托着父辈理想和期望的名字一样:谐和雅美,文质彬彬。
书法是“入眼观照艺术”。近距离观看李雅彬的书品,章法——大气空灵;行法——气脉贯通;字法——平中有奇;点画——劲道飞动;墨法——浓淡相宜。全篇每一个字都是“全身之力”凝聚于笔端完成,折射出书者沉着淡定的本真和宽容,追求高尚境界的审美取向,一颗宁静如水和激情脉动交织贯穿创作活动的内心。
书法是“寂寞的艺术”。李雅彬自艺术启蒙,对书法挚爱达到痴迷,不管职业生涯如何变换,世事人事如何变化,名利超然物外。进退自如,荣辱不惊,不忘初心,寄情书法,矢志不渝,“衣带渐宽终不悔”,“孤独”地进行探索,寂寞中修炼本事。坚持熔古铸今,广收博取,终于形成了令人眼睛一亮的“文质彬彬”风格——骨气洞达、朴茂雅美、秀丽有神。
书法是“有法的艺术”。李雅彬刻苦地钻研书法的“大法”“中法”“小法”“微法”,研究笔法如何提按绞转才能笔随心意;研究结字如何刚柔相济、文武兼备、豪放大气;研究章法如何活而有度,既传承了师家风范,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;研究墨法如何枯湿浓淡五色兼备。
审美属于书法的“大法”之一,李雅彬通过对古今典籍的学习研究,确立并坚守“崇尚自然,植根生活,注笔墨以生命,让人感受到雅美气息”的书法艺术美学观,并努力付诸实践。
他在美观实用庄重飘逸的隶书上下了很大功夫,吸收了古代隶书的精华,借鉴了现代造型艺术的元素,从而使其隶书作品具有笔法娴熟、点画参差、结字奇特、布局空灵、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,堪称“雅隶”。
书圣王羲之说:“把笔抵锋,肇乎本性”。古往今来,书法创作都是书家心性的自然流淌。纵观整个书法史,从《兰亭序》到《祭侄文稿》到《黄州寒食诗贴》以及其他法帖,无一不是“本性流美”的产物,无一不是书家真实内心在坚硬躯壳下的裸露:跳动、呼吸、跃升……作为书品观赏者,从书家的笔墨中感受心灵的自由呐喊,不能不说是观赏书品本质的一个最佳途径。
“书,心画也”(汉·杨雄),李雅彬“相由心生”作品,“文质彬彬”的书风,尤其是“雅隶”的横空出世,是当今繁杂纷乱书法界的一股清新之气。相信在美好的书法艺术璀璨星空中,“草原之星”李雅彬,将会越来越闪耀夺目。
附录
李雅彬,内蒙古人,自幼学习书法,至今30余载。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书法大赛、大展,获奖10余项。2016年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—《笔墨清心》。现为中国林业书协常务理事、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夏廷献,河南省南阳市人。1944年出生于农家, 1964年入伍,1999年从海军装备部某局政委岗位退休(海军大校)。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幼时写大仿,与书法结缘。中学时,受到书法家王学睿老师直接影响,对汉隶魏碑产生兴趣。参军后为连队书画骨干。1970年后在各级机关主要从事“文字”工作,业余时间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汉字的“生命形态”。1999年出版了专著《书道犹兵——中国书法艺术新探》,提出了“战争是书法艺术之父”的观点,揭示了“兵法与书法”的历史渊源及其相互关系,探索了二者同理、同法、同势、同美的内在规律。行家认为是独树一帜的一家之言,为孙子兵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,为书法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。
1999年之后,出版了《中国书法千字文》。在《书法导报》等专业报刊发表书法评论文章三十余万字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出版有长篇小说、纪实文学、戏剧脚本、游记文学、工具书等。
欢迎关注本公众号